|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工艺技术 » 成型工艺 » 正文

布面胶鞋贴合成型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27   浏览次数:1185
    布面胶鞋贴合是从套帮(或板帮)开始,经过刷浆、贴海棉、包头、上大底、围条、大梗子等各工序,其要点是:

    (1)各类半制品及使用的鞋楦、模具尺码必须一致。

    (2)气顶、气包的压力、时间必须符合工艺标准,一般压力≥0.35MPa,时间2~3s。

    (3)鞋帮胶浆干燥要有合适的温度、时间,当使用汽油胶浆时,还要注意适当通风条件。

    布面胶鞋硫化要点:

    布面胶鞋硫化通常都在硫化罐内进行,要严格控制时间、压力、温度“三要素”,其要点是:

    (1)胶鞋进入硫化罐的温度要保持在110℃以上,低于110℃时需升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再进罐,第一罐进罐硫化的胶鞋要延长3min硫化时间。

    (2)保持一定的升温速度,刚进罐时升温速率是5℃/5min,接近硫化温度时1~2℃/5min。

    (3)胶鞋进罐后,5min内打足冷泵压力,一般为0.28~0.3MPa。

    (4)硫化罐内各区域温差不超过3~4℃,硫化温度134~138℃,待达到硫化温度时,胶鞋硫化温度时间不少于10min。

    (5)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胶鞋出罐时欠缺硫现象(沾手)时,可重新进入硫化罐,以规定压力,一定温度再硫化一定时间(经验判断)。

    (6)进入硫化罐胶鞋数量发生变化时,硫化时间需作相应调整,但不能更改冷泵压力和硫化温度。

    (7)白色制品高温硫化会产生泛黄问题,可采用低温长时间硫化,一般是125℃,硫化60~65min。

    影响粘附强度的因素:

粘合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某些专家认为它可以分成九层。当粘合层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力就分布在组成这一接头的每一部分,而组成粘合的任一部分被破坏都将导致粘合处的破坏。

由于浸润的完全,热运动,收缩等内应力,胶层孔隙,缺陷等产生的强度损失,使得粘合的实测强度远比化学键或分子作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理论强度低得多。

归纳起来,影响粘附强度的因素为:胶粘剂对被胶接物表面的浸润性;胶粘剂的性质;被胶接材料的表面状态,接头承力形式,胶接工艺和环境使用条件等。

    1、胶粘剂对被胶接表面的浸润性

浸润是产生胶接的首要条件。要使胶液能充分渗透到胶接表面的空隙和凹坑内,同被胶接物表面充分接触,产生吸附、扩散、化学键、机械等作用力,必须保证胶粘剂能完全浸润被胶接表面。若胶粘剂不能完全浸润被胶接表面,而造成空隙、缺胶和气泡,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产生粘附力,同时还会造成胶层应力集中,降低粘附强度。

浸润性既受胶粘剂表面强力影响,又受被胶接物表面强力影响。当胶液的表面张力小于被胶接物的表面张力时就能发生完全浸润。因此,胶粘剂的表面张力越小,浸润性越好,被胶接材料表面张力越大,也越得于胶粘剂的完全浸润。金属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张力。比有机胶粘剂的表面张力高得多,聚四氟乙烯和聚乙烯的表面张力很小,因此,胶粘剂能很好胶接金属,而难胶接聚四氟乙烯和聚乙烯。

降低胶液的粘度,提高胶液的流动性,给胶层施加压力,提高胶接物的温度,都能提高胶粘剂的流变性,从而提高其浸润能力。

    2、胶粘剂的性质

胶粘剂的粘附强度取决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内聚强度)和被粘物与胶粘剂之间的粘附力。一定的胶粘剂其本身强度是一定的。影响粘附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与胶粘剂有关的因素是分子结构及极性、组分、浸润性,流动过程和固化方法。不同化学结构的胶粘剂具有不同的粘附力,其分子量对胶接强度影响也较大,一般来说,分子量低,粘度小,浸润性好,粘附力强,但胶层的内聚力低,胶层本身强度小;分子量高,则完全相反,不过分子量过高或含有极性基因多少和强弱,都直接影响胶接强度。

    3、被胶接材料的表面状态

    被胶接材料的表面状态,如表面化学结构、性质、清洁度、粗糙度和表面温度等都直接影响表面粘附力的形成,对胶接强度自然有较大的影响。

    (1)表面的化学性质 被胶接材料表面的张力不小,极性强度和氧化膜致密程度,会影响胶粘剂的浸润性和化学键的形成。在胶接前,对被胶接材料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和偶联剂处理都能明显地提高胶接强度,如SBS的次氯酸钠卤化处理,引进活性基团羟基等。

    (2)清洁度 被胶接材料表面常常吸附水分,尘埃,有的还有油污,锈蚀和漆皮浆附着物,这些会降低胶的浸润性,阻碍胶与被胶接表面直接接触。同时,这些附着物的内聚力比胶层的内聚力小得多,容易在附着物内部脱开。因此,要求被胶接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无锈蚀和无漆皮。清洁度高,粘附强度可高10%~15%。

    (3)粗糙度 被胶接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能增大胶接强度,增强机械作用力,阻止胶层内微小裂缝的扩展。但过于粗糙又会影响胶的浸润,容易残存气泡,表面峰尖容易切断胶层,反而降低胶接强度。不同类型的胶,对被胶接表面的粗糙度有不同的要求,有机胶以Ra20~2.5为宜,无机胶以Ra80~10为宜。不同的表面粗化方法产生不同的表面几何形状,对胶接强度也有影响。砂轮粒度控制在50~60。

    (4)表面温度 一定的表面温度可以增加胶液的流动性和浸润性。冬天,被胶接表面的温度比较低,很难胶接,常常脱胶。室温固化胶的胶接强度比加热固化胶的胶接强度低得多,所以冬天在涂胶前对被胶接表面预热,可显著提高胶接强度,一般预热至40~60℃。

    4、胶接工艺

    胶层厚度,涂胶、晾置和固化条件等胶接工艺操作,在某些情况下对胶接强度有显著影响。

    (1)胶层厚度 胶层厚度因被胶接材料性能,胶粘剂种类不同而有不同规律。

       在以弹性体胶粘剂作抗震、抗冲击和吸收能量等胶接时,胶层厚度与胶接强度的关系取决于胶层的流变性。如合同橡胶胶粘剂,天然橡胶胶粘剂等从厚纸板上剥离时,随胶层厚度的增加剥离强度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再增加胶层厚度,剥离强度不变。但同一体系以剪切强度测试时,则得到恰恰相反的结果,即剪切强度随胶层厚度增加而降低。

    (2)涂胶和晾置 涂胶的方法很多,胶液稀薄或大面积施工可用刷子,含溶剂多时须多涂几遍,涂胶和叠合时应避免带入空气气泡。

 含溶剂的胶在涂胶后需要晾置一定时间,使溶剂、水分尽量挥发,否则胶层里面会产生气泡,使胶层疏松,降低胶接强度。不同胶粘剂的晾置温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溶剂类型和含量。

  涂胶和晾置的环境需干燥(相对温度不大于65%),清洁。温度过大,易吸附水分,使胶层变白,影响胶接强度。

    (3)固化条件 许多胶粘剂固化才能形成牢固的连接。固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压力,温度和时间。固化时加一定的压力,有利于胶液的流动和浸润,保证胶层均匀和致密,促使气泡从胶层中逸出。对于含溶剂的胶一定要施加足够的压力,并在固化过程中保持压力始终一致。对于不需加压固化的胶粘剂,稍加压力也有好处。

温度是固化的另一个主要条件。温度高,固化速度快。每种胶粘剂都有自己的固化温度,交联在一定的固化温度下才能充分进行,要严格按规定的温度进行。

对室温固化的胶粘剂,适当提高固化温度,有利于分子间的渗透和扩散,有助于气泡的逸出和增加胶液的流动性。但固化温度不宜过高,加热速度不要太快,否则会影响胶的浸润,产生内应力,降低胶接强度,最理想的热固化规范是分段加热固化,固化后缓慢冷却。

 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不足,固化反应不完全,影响胶接强度;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