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行业资迅 » 正文

鞋子文化历史与现代产业结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9   来源:慧聪鞋网   作者:魏万彩   浏览次数:596

      当成龙和王力宏都开始激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现今的世界变化有多么的不可思议了。鞋子是社会变迁的见证,鞋子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历史的文化。

    鞋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古称鞋为趿(音洒)或履。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即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3000多年前的《周易》已有履字。《诗经》上“纠纠葛屦,以屦霜”里的“屦”,就是一种比较简陋的用麻、葛编成的鞋。

    每一种鞋,都有自己的历史沿革。皮绚是战国时孙膑发明的。孙膑被宠涓敲碎了膝盖骨后,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然后缝成高皮绚。孙膑就穿着这种皮绚乘车指挥作战,打败庞涓。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双2000余年前的皮绚。

    20世纪初期。由于在20世纪以前流行长至脚踝的裙子,所以当时没有给鞋匠们“脚步”的自由想象空间。从20世纪初,鞋的设计,制作及生产进步明显,法国是首位推出以珠宝、水晶、玉器为装饰的高跟鞋国家,因为马裤,绑脚裤,军用雨衣风行,出现了牛皮制的绑带高统靴。

    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心情有所放松行为轻浮变成了一种美德,裙子高至膝盖,凉鞋演变成的晚装鞋,鞋匠和裁缝变得同等重要,使鞋子成了潮流的完美演绎,这时出现了后底窄小形鞋跟,高跟凉鞋另一级重大发现是:人的身体不止借助鞋跟和脚趾来支撑,还靠整个拱形的足部来支撑整体的重量,从此鞋匠们改变了制鞋的方法,从20年代中期开始。鞋类设计师便以幼细的钢条来支持拱形的足部,而凉鞋则以鞋底的曲线及高跟来达到优雅而安全的目的。

    30年代。跳舞的狂热随着华尔街的危机而消失,时装潮流亦再次转向法国巴黎,高贵大方不再是一成不变,于是CocoChannel凭着她的直觉开创了“高贵全靠陪衬品”的先河,因此鞋子成为衣柜里基本而重要的一部分。本世纪30年代,鞋跟的种类开始增多,由典雅的中形鞋跟到金属颜色的球体和V形鞋跟等。

    40年代和50年代。在战争时期,V形鞋跟的厚底鞋。鞋跟高而重的橡胶凉鞋是高贵大方的鞋类的代表,因战争而下滑的经济引发出鞋匠在制鞋和用料方面有更多的创意,如橡胶,压缩纸和水松均被用于制鞋中。

    60年代。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是生活水准急剧改变的年代,此间的流行趋向来自法国、美国、英国,但意大利在这些年间对时装潮流的演绎却有独特之外,跟趋向比较矮的,鞋身相对以前比较宽,圆头鞋和花边式样也相当普遍。时装大师们把短裤裁成迷你裙长度,齐腿中部或更高,这类短打与超大外套配套呈戏剧效果,形成时尚,这样使长筒靴成为潮流时髦的颜色,芭蕾舞鞋、方形鞋跟和方形鞋头的鞋、凉鞋成为时尚标志。

    70年代。70年代中期,鞋子和服装因受到种族特色,如远东地区吉普赛人影响而舍弃了奢侈的款式,流行不分性别的民族风格的款式,40年代高跟鞋和厚底鞋再次流行。喇叭裤的盛行,鞋跟高得令人头晕。用以陪衬裙子的以宝石或人造宝石作为装饰的平底拖鞋也同样受到女士们的重视。

    80年代。民俗风兴起,美洲、亚洲、北欧等民族的服饰元素皆被运用到时装中来,动物花纹出现在鞋款中,一些新材料、新花纹不断涌现。
 

    90年代。不像以前一样,鞋类再没有固定的风格,而是以好的品味加上更多的技巧、艺术和文化的灵感为主。科技日新月异,高科技印象在90年代鞋样设计中处处显形,尼龙、高技术材料橡胶化,与一种实际的有活力的风格相配,人机工程学的造型,高科技的鞋底和鞋面,更现代的外观,开启了90年代的时尚。

    21世纪。鞋子不在与以前一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了,更多的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主导。个性、差异化成为了新宠,“鞋子控”成为了流行,现代人更朱总鞋子的舒适度与品位和文化,科技鞋、功能鞋、帆布鞋平底鞋、松糕鞋等,各式各样的鞋子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鞋子的追求,随意21世纪是鞋子文化大比拼的世纪。

    社会经济发展与鞋

    80年代中后期,我国鞋业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引进步伐,经过十几年的红火发展,上个世纪,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饱和态势”是真饱和或是假象?行家预测,鞋业已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但是,本世纪的头十年,预言已经成为了现实,国际、国内鞋市场面临的正是供过于求的“饱和状态”,高库存、价格战、倒闭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中国鞋。

    产品结构的调整

    鞋业市场是流行款式和品牌的竞争。从欧美国际鞋类展览会上,可看到生意兴旺的是各类轻便鞋、休闲鞋、凉鞋、旅游鞋及科技含量高的保健鞋。为了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提高竞争力,我国制革、制鞋设备正向自动化、高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这是鞋业产品结构调整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国鞋类生产、出口分布于全国30个省(区、市),但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

    业内分析家认为,在鞋类生产基地,大厂盲目扩充生产线,私营小厂纷纷上马,在消费量增加1倍而生产量增加3至5倍的情况下,供过于求的矛盾暴露得最为突出。近几年,我国鞋类生产情况已相当严峻。全国最好的鞋类生产基地开工率也不到50%。一些鞋类专业市场都是在仅能维持的基础上惨淡经营。目前,鞋厂一双鞋赚5元钱已属不错了。

    目前,全国皮鞋积压3亿双,市场上出现了降价甩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超额利润时代已宣告结束,并步入高竞争和微利时代。第一,由于生产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市场发展空间有限,企业要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价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第二,国内鞋业市场已形成买方市场格局,一些厂家和商业单位希望以降价销售的手段得到暂时的实惠;第三,企业不断更新设备与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大众化产品降价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文化的融入不失为一种出路。正如现在福建、广东等地已经看到了动漫文化给产业带来的机遇,并抓住机遇开始火攻“动漫+童鞋”的文化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失为有一个时代的“鞋文化”跨越。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