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政策法规 » 示范区专刊信息 » 正文

示范区专刊2017年第3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cfrd   浏览次数:2873

莆田市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

专刊
(第3期,总第92期)
莆田检验检疫局编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四日
★本期导读★
本期精心选编“行业预警”、“行业动态”、“环球速递”等栏目,提醒鞋靴生产厂家关注欧盟将限制多种消费品含邻苯二甲酸酯、REACH法规附件XVII指定纺织品及皮革偶氮染料检测标准更新、以及纺织品史上最严标准认证生效等预警信息,希望广大企业引起重视;介绍了安徽童鞋抽检超六成不合格、纺织企业加快布局“一带一路”市场等行业动态信息,广大鞋企可从中学习经验;介绍了西门子加入阿迪达斯的定制3D打印运动鞋项目、UGG 或许真要卖掉了以及鞋王百丽国际“卖身”是否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没落等消息,希望各制鞋企业能够从本期信息中得到启发,从中受益。

★行业预警★

欧盟料将限制多种消费品含邻苯二甲酸酯

2017年3月21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宣布,该局所属的两个重要专家委员会已同意对物品所含的4种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DIBP和BBP)实施限制的建议。即是说,这两个委员会支持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及丹麦提出的日后实施限制的建议。
该项建议是禁止物品含有可通过皮肤或吸入接触的邻苯二甲酸酯。涉及的物品包括地板、涂层织物、纸品、娱乐设备、床垫、鞋类、办公用品及设备,以及其他塑料模制或有塑料涂层的物品。
专家委员会的结论是,以社会经济效益与其成本衡量,建议的限制是在欧盟范围内应对所认定风险的最适当措施。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的建议所针对的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芐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这些物质是通常用于消费品特别是以聚氯乙烯(PVC)为本的产品所用的增塑剂。
根据《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法规),邻苯二甲酸酯因其生殖毒性,已被列为高度关注物质(SVHC),并在2008年及2010年列入REACH候选清单。2014年,一个REACH委员会曾就认定这些邻苯二甲酸酯是否属于内分泌干扰化学品(EDC)进行投票,结果只有DEHP被归类为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化学品,而对所有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分类或是否在欧盟范围实施新的限制则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丹麦环境局率先把这些物质分类为内分泌干扰化学品。同时,该局也带头推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提出建议,禁止在某些消费品使用这4种邻苯二甲酸酯。
其后,于2017年3月16日,风险评估委员会和社会经济分析委员会发表评估报告,赞成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对在欧盟使用这4种邻苯二甲酸酯实施新限制的建议文件。
具体来说,该建议提出禁止供消费者用的若干类消费品(如上所述,即鞋类、床垫等)含有浓度超过0.1%的4种邻苯二甲酸酯之一,无论是否单独或混合使用。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最初的建议曾包括电线及电缆,但其后已排除在建议的适用范围外,因为欧盟针对电器及电子设备的RoHS指令正逐步禁止在这些产品使用邻苯二甲酸酯 。
此外,该建议明确豁免:
1) 在正常可预见的情况下不会在有人停留的居所内使用及存放的户外用品,而其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物质不会与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即每天与皮肤持续接触超过10分钟或总共30分钟);以及
2) 用于进行实验室计量的工具。
欧盟现有法规已实施限制的货品(即食品包装或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医疗产品的直接接触包装、医疗设备、玩具和儿童护理物品)也排除在外。
此外,禁令不适用于限制措施生效前已投放欧盟市场的物品,而在该日期后的3年过渡期内也不适用。
经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所属委员会批准只是立法程序的预备步骤之一。现在,有关限制建议已获风险评估委员会和社会经济分析委员会赞同,之后则须经欧洲委员会的委员会程序通过。

REACH法规附件XVII指定纺织品及皮革偶氮染料检测标准更新

欧盟REACH法规附件XVII第43条规定了对皮革和纺织品中22种偶氮的限制要求,并指定了4种测试方法EN ISO 17234-1、EN ISO 17234-2、EN 14362-1、EN 14362-3,近期多项指定检测标准都更新了,在此提醒企业需注意按照新标准进行送检。


纺织品史上最严标准认证生效

    2017年1月5日,国际生态纺织品协会发布了2017版OEKO-TEX standard 100 认证标准,并已于2017 年4 月1 日起正式生效。
OEKO-TEX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纺织品生态标志,其对纱线、纤维以及各类纺织品的有害物质含量规定限度。只有通过已批准的检测协会检测和认证的产品,才允许使用OEKO-TEX 标签。据了解,新标准更新内容涉及邻苯二甲酸酯、杀虫剂等8 个检测物质的调整,新增考察物质并严格控制限量值,其中对纺织品中有害化学残留监管达到了史上最严程度。
 2017版OEKO-TEX standard 100 认证标准共更新了八个检测物质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物和重金属方面。
在有机物方面,主要涉及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化合物、杀虫剂等6 种物质:邻苯二甲酸酯由原来的15 项增加到了21 项,且限量值总和要求保持不变;有机锡化合物新增三种物质且规定了限量值要求;“杀虫剂”测试项目中新增两种物质,但限量值要求保持不变;全氟及多氟化合物项目中,产品级别I(3 岁及以下婴幼儿产品)下新增更多物质,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的使用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近乎禁用。紫外线稳定剂限量值也有新调整:四种紫外线稳定剂已从2016 年开始针对产品级别IV (所有用于装饰的产品和配件)做出规定,如今每种物质在产品级别I 至III(3 岁及以下婴幼儿产品、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非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中也规定了相应的限量值。新增海军蓝(Navy Blue,EU no.405-665-4)染料的禁用要求,以此表明使用此染料生产的产品将不能申请OEKO-TEX 认证。
在可萃取重金属方面,物质铜由对无机材料制成辅料扩展为对由无机材料制成辅料和纱线。同时删除了2016 版关于可萃取重金属铬的脚注“对于皮革类产品10.0mg/kg”。
目前,我国拥有OEKO-TEX 证书数量居世界前列,同时众多企业也在积极申请OEKO-TEX 认证。当前国内面料企业的OEKO-TEX 认证费用约为3 万至7 万元不等, 随着新版标准的发布,检测物质增多、检测周期延长势必会增加出口企业OEKO-TEX 认证成本。检验检疫部门为此提醒相关企业:
 一是应密切关注国际生态纺织标准动态,深入了解新版生态纺织品标准内容,积极申请OEKO-TEX 认证。规模化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尽可能成立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及应对部门,及时对出口的纺织品法规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做到未雨绸缪,紧跟国际步伐。
 二是严格落实质量控制,积极采用生态纺织原料,加大“绿色工艺”的研发投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对于限于技术等因素暂时无法彻底避免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加强原辅材料把关的基础上,企业应务必严格落实成品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产生后续质量纠纷。
三是应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协会的联系,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为产品出口拓宽途径。


★行业动态★

安徽童鞋抽检超六成不合格

从安徽省工商局了解到,该局近期依法对芜湖、合肥、六安等地市场上销售的童鞋、儿童玩具进行了省级质量抽检。超六成童鞋质量抽检不合格,蜡比小星、莎妮熊等13个品牌上 “黑榜”;儿童玩具合格率达80%,新煌奇、部落英雄、HelloKitty、明亿、雅众等5组样品抽检不合格。
本次抽查检验童鞋共20组,其中合格7组,不合格13组,合格率35%,不合格率65%。不合格项目主要有:底墙与帮面剥离强度、鞋类产品标识、邻苯二甲酸脂(6P)、重金属总含量、感官质量、外底耐磨性能、鞋帮拉出强度、帮底剥离强度、甲醛。不合格品牌涉及new balance、CAMKIDS、CAMKIDS、芭呗仔、奔仔、比步、雅佳迪、katie、雅佳迪Akatie、蜡比小星、莎妮熊、阳朵、小猪快跑、福灵龙等。
本次抽查检验儿童玩具共25组,其中合格20组,不合格5组,合格率80%,不合格率20%。其中,新煌奇、部落英雄、HelloKitty、明亿、雅众等5组样品抽检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机械和物理性能、玩具标识和使用说明、特定元素迁移和增塑剂、不符合有关要求。
本次抽查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商品,省工商局已责成相关工商局依法查处,并依法监督经营者整改。


纺织企业加快布局“一带一路”市场
在“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通过设厂、投资、收购等方式,布局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寻求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整合。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因此实现了业绩增长。
实现业绩增长
消费群体品牌意识增强,国内产能成本上涨等因素,都促使相关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海外设厂等方式,“走出去”寻找机会。
以江苏阳光为例,公司拟在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市的工业园区内建立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预计建设期1年。经测算,该项目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41亿美元,年利润总额4713.6万美元。项目实施后,可年产1000万米毛精纺面料、150万套西服。
公司表示,在埃塞俄比亚设立生产基地,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国际物流费用等,有利于公司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司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又如如意集团,受益于公司“一带一路”转型升级智能制造项目的产能扩大及国际化并购项目驱动,如意集团整体经营情况良好、稳步上升,2016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7.74%;净利润为25亿元,同比增长255.74%。
据介绍,如意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布局了10个工业园,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如意集团执行总裁王强称,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如意集团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布局。集团在宁夏、新疆等地建设了工业园。2016年,为解决巴基斯坦能源短缺问题,集团与华能集团联合投资建设了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火电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能源项目之一。
维格娜丝、歌力思等上市公司则通过收购国际品牌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2016年11月,维格娜丝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27.61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940万股,募资不超过44亿元。其中,40亿元用于收购Teenie Weenie的90%股权。Teenie Weenie为韩国著名中高端服装品牌,目前拥有店铺1425家。其中,直营店占比91.65%。广发证券称,维格娜丝收购Teenie Weenie将丰富公司品牌矩阵,在设计、生产、销售上形成协同效应,并表后将大幅增厚公司利润。2017年一季度,维格娜丝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63.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5.08万元,同比增长31.79%。
2015年以来,歌力思先后收购了多家欧美轻奢品牌。受益于收购的德国品牌LAUREL品牌及美国轻奢品牌Ed Hardy的销售收入提升,公司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8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31.18万元,同比增长153.15%。
适应市场变化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3月,纺织服装出口呈现回稳上升趋势。其中,纺织产品出口为1603.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7.5%;服装产品出口为2182.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6.2%;鞋类产品出口为671.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12.8%。业内人士表示,纺织服装行业外贸低迷的局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扭转。
截至2017年一季度,共有5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在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等地通过各类方式投资相关项目。多家企业将沿“一带一路”的投资建设纳入到全球产业链布局。
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童继生表示,集团将全球战略布局总结为“非洲原料、欧美设计、亚洲加工、中国集成、全球销售”,通过在海外建设原料、制造、销售、配送等基地,拓展全球产业产能、产业链布局。
2016年,申能股份四家美国子公司利润合计7184.76万元人民币,占外贸业务利润总额的66.05%。申能股份为上海纺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相较于纺织企业积极布局全球产业链条,鞋服行业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年头更为悠久。
以运动鞋行业为例,2009年,李宁公司布局美国和东南亚市场,试水海外市场,但成果并不理想。而安踏、361度等企业则通过收购国外品牌布局海外市场。2009年,安踏从百丽国际接手FILA品牌的中国区运营权。2013年,361度与芬兰体育用品公司OneWay达成协议,成立合营公司,共同拓展户外市场。
鞋服行业分析人士称,近年来行业整体出现一些变化,如电商崛起,快时尚消费理念占据主导地位,鞋服品牌的培育周期更长等,海外投资也出现一波三折的情况。鞋服企业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时,要注重目标群体的消费习惯、收入水平、消费理念等因素变化。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诸如劳动力相对低廉、关税成本较低、消费人口培育性强等优势,但也要注意法律体系、文化风俗等差异。海外并购方面,则要注意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培育,提高收购资产与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环球速递★

西门子加入阿迪达斯的定制3D打印运动鞋项目

    在正在举办的2017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西门子宣布与阿迪达斯合作来改进后者的SPEEDFACTORY——一个新的生产系统和未来工厂概念,利用3D打印和其他现代技术来生产高品质的运动用品,可以说它标志着3D打印鞋子和其他革命性产品的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快速,透明,个性化的生产”,阿迪达斯此次找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合作伙伴。有趣的是,两家公司均来自德国。西门子将向阿迪达斯提供专业知识来推动Adidas SPEEDFACTORY的数字化。
  阿迪达斯表示,有了西门子的帮助,现在他们可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模拟、测试和优化。这会缩短上市时间,为生产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并“提高制造质量和效率”。
  “通过数字化价值链,我们将能更快地实施新的技术创新,更有效和更透明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从而更灵活地回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阿迪达斯说。
阿迪达斯将率先在德国和美国开设SPEEDFACTORIES。在那里,阿迪达斯将使用3D打印、电脑针织和机器人切割等数字制造技术来生产高品质的现代产品,其中可能包括阿迪达斯的新Futurecraft 4D 3D打印鞋。该公司表示将在2019年之前批量生产超过10万双的Futurecraft 4D。



UGG 或许真要卖掉了! 母公司 Deckers 展开战略评估

    在被维权投资者督促寻求公开出售一个月后,UGG 的母公司、美国户外运动服饰公司 Deckers Outdoor Corp(以下简称 Deckers)表示,正考量包括整体出售在内的战略替代方案。
  Deckers 透露已聘请 Moelis & Co LLC 担任财务顾问,并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了“整体出售的可能性”。周二的盘后交易,Deckers 股价上涨 6.5%至 62.53美元/股。
  Deckers 总裁兼 CEO Dave Powers 表示:“我们在精简成本结构、优化零售门店布局、调整品牌定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本月初,持有 Deckers 3.3% 流通股权的私募投资管理公司 Red Mountain Capital Partners LLC (以下简称 Red Mountain)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过去 3~5 年里,Deckers 的股价表现始终不如预期,股东收益长期低于市场平均水准。
  Red Mountain 并不是唯一对 Deckers 表现感到不满的股东。今年 2月,另一维权投资者,对冲基金 Marcato Capital Management LP 宣布收购公司 6%的股权,并表示将与 Deckers 商讨运营策略等方案。
  Deckers 旗下著名羊毛皮一体靴旗舰品牌 UGG 在全球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年销售从 2003年 3700万美元增长至 2016财年的 15.2亿美元。
  Deckers 旗下其他户外鞋履和服饰品牌还包括:Teva,Sanuk,Ahnu, Koolaburra 和 Hoka One One。截至 2016年3月31日的2016财会年度,Deckers 的总销售额为 18.75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但近来的销售增长比较缓慢。
  自 2014年底以来,Decker 的股价已缩水 1/3以上。今年 2月,Deckers 表示,由于 UGG 和 Sanuk 等品牌销售疲软,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低于预期。同时,公司还下调了 2017财年全年预期。
  Deckers 将于 5月 24日公布 2017财年第四季度核心数据。


鞋王百丽国际“卖身”,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没落?

    日前,百丽国际将被私有化的新闻引爆了各大媒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鞋业规模最大的公司,百丽国际曾经连续12年雄踞中国女鞋销售榜首,顶峰时期市值高达1500多亿港元,到如今不但被低调甩卖,其私有化的运作也提上了日程。有人说,鞋王“卖身”背后,是实体经济的没落。笔者认为,这更反映出了传统产业迫在眉睫的转型紧迫感。
    不管你信不信,消费者已经变了。
  随着人均GDP的快速增长,中国正迎来消费升级的新时代,消费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衣、食”需求已经基本满足,而“住、行、康、乐”的需求在快速的释放,在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都在迅速扩大。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90后已经成长为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习惯已经让中国消费市场既有的游戏规则发生变化。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而当前的老年人已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老人,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地更新,消费需求也在向高层次、个性化、多元化转变,他们无论在穿着上,还是对精神上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升级。
  面对这样的消费升级,百丽国际显然没有跟上消费者的步伐,没有及时满足消费者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也未能适应消费升级下的市场需求。百丽国际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盛百椒也曾说过,消费者对鞋品类需求出现很大改变,开始重视性价比、便利及个性化。然而,即便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未必能及时适应这种趋势。百丽国际虽然拥有众多品牌,但是无论从年龄层、风格来看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众多的品牌没有形成区隔,很容易迷失在目前这种追求个性化、多元化时尚的时代,再加上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以及国内新生品牌的成长壮大,百丽国际的沉沦似乎是不可避免。
  成也多品牌,败也多品牌
  “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这既是百丽国际当年的豪言壮语,也是疯狂扩张的写照。2010年到2012年期间,百丽国际全年零售店铺分别同比增长了2355、2983和2614家。截至2016年11月30日,百丽国际在国内共设有20630家零售店铺,其中13145家为鞋类门店。在疯狂跑马开店的同时,百丽国际的品牌也在迅速扩张,不仅拥有同名旗舰品牌百丽(Belle),还有STACCATO、JOY&PEACE、Millie s、Jipi Japa、美丽宝、Tata、天美意、森达、百思图、SKAP、15MINS、map by Belle、FATO等14个自营鞋类品牌,还代理了Bata、Clarks、Hush Puppies、Mephisto及Caterpillar等鞋类国际品牌,另外还代理了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美津浓、摩西、SLY等国际运动服饰品牌在华业务。多品牌优势为差异化市场进入提供了品牌保证,一方面成就百丽国际鞋王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也埋下了隐患。
  实际上,百丽国际的成功更得意于渠道的红利,百丽本身也更像是渠道品牌而非消费者品牌。当初,百丽国际踏准了消费升级初期的节拍,那时候国内消费者购买力迅速提升,同时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尚不是十分敏感,其遍布全国的渠道优势成就了百丽品牌和鞋王地位。这也造成了百丽对渠道品牌和消费者品牌的混淆,使其对消费者品牌过度自信。但是,这种多品牌背景下的产品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同时多品牌势必带来设计创新成本的成倍增加,以至于最后百丽产品款式更新慢成了市场的共识,这势必造成消费者不断流失,更别说持久的青睐和偏爱。最后,百丽国际对其多品牌战略过度自信,意图通过多品牌战略占领所有市场,但是产品又过于大众化,最终的结果反而成了高端客户看不上,低端客户买不起,更别说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电商来了,百丽却不在风口上
  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不断改变着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传统实体经济的版图。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到1.85万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实物商品网络零售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人民币,实物商品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2.6%,成为带动零售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远高于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其他零售业态的增速。得电子商务者,得天下,已经不再是一个传说。
  但是,百丽国际太过于相信渠道为王,并没有想好应对电商冲击之策。从2009年开始,百丽国际开始布局天猫、京东等平台,随后相继成立了淘秀网、优购网,之后淘秀网合又并至优购网。令人惋惜的是,这几次触电尝试最终都未形成气候,直到今天也未能形成明确的电商发展策略。作为靠实体产业起家的企业,百丽国际的触电反而是“左右逢难”,一方面要保持既有线下渠道不受冲击,另一方面还要获取线上优势,两只兔子同时抓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百丽国际内部电商与实体的碰撞也是公开的秘密。另外,百丽国际的生产也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没能抓住互联网+的尾巴,实现柔性制造,以工业化的流水作业,生产个性化的定制产品。电子商务来了,新业态一个接一个飞起来,甚至红领西装这样的传统产业也通过转型飞了起来,而百丽国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感叹昔日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如今,高瓴资本集团接盘百丽国际,资本牵手实业,或将开启百丽新的征程。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