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鞋类设计 » 鞋样设计 » 正文

包子鞋帮样的巧妙设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17   浏览次数:1131

    包子鞋,又称烧麦鞋、包底鞋、饺子鞋等,这种鞋是用一整块皮料(包底围条)从楦的底部往上包裹并与上面的一块皮料(围盖)缝合,上下两块皮料缝合时在帮围和帮盖镶接处会有一些均匀的褶皱出现,外观上很像包子。通常设计为围盖式。


  包子鞋的特点是:围条与围盖采用手工缝合,并均匀起皱,无内包头,平跟设计,是男、女休闲鞋的常见款式。帮面柔软,穿着舒适,特别是前帮鞋底部位被面皮包裹,其柔软性和卫生性能良好。但这种款式的皮鞋,因包底围条将帮与底连为整体结构,又无内包头,所以穿着中,前尖外底及其帮面容易翘起来,定型性不够理想。


  男皱头包子鞋


  因为包子鞋设计为围盖式,所以其楦型与普通围盖式类似。鞋楦的特点是头式厚薄适中,为圆形;楦面上围盖周边部位的墙棱较为明显,但并非一条真正的棱线。


  一 包底围条样板设计


  (一)围条样板设计


  按照普通围盖式皮鞋帮样设计方法,设计出围盖、长围条、鞋舌、后包跟、横条等部件样板。其中,长围条样板不作加工余量处理;而后包跟样板作加工余量处理。


  在长围条样板上,标出围条起皱的控制点(一般为口门位置点 Q y ),并从此点往底边沿线作一直线,交点为 M 1 。要求所作直线应垂直于围盖样板的对折线,并将此交点标记在楦底边沿线上。同时,将长围条底边沿线后端点 N 1 (即与后包跟相接的位置点)标记于楦底边沿线上。


  (二)内底样板设计


  (三)包底围条样板设计制作


  1 .在围条样板的内、外踝口门位置点之间的一段轮廓线上,即内、外踝二个起皱控制点之间,均匀打剪口。


  剪口深度控制:剪口深度应为所在位置围条宽度的 。围条前端圆弧处,弯度较大,剪口深度应大一些,控制在 ;围条后端弯度较小,剪口深度应小一些,控制在 。


  剪口密度控制:剪口密度一般为 5 ~ 10 ?,围条前端圆弧处,弯度较大,剪口密度应大一些,控制在 5 ~ 8 ?;围条后端弯度较小,剪口密度应小一些,控制在 8 ~ 10 ?。


  2 .将打有剪口的长围条样板拉开,使其底边沿线与内底样板边沿轮廓线重合,同时,保证二个控制点相互重合,画出口门位置点以前的围条轮廓线,即可得到起皱褶部分的围条轮廓线。


  3 .测量出起皱褶部分的围条轮廓线长度,并计算出比围盖对应部分增大的量。要求增大的量应与围条起皱褶的量基本相等,如果有误差,应控制在 6 ?以内。


  4 .先将外踝围条的起皱控制点与内底样板对应点重合;然后使重合点逐渐往后移动,并逐渐画出长围条后半部分的轮廓线;直到后端点处,画出包跟线,此时围条与内底样板上的对应点也应重合。


  重复同样的操作,可画出内踝围条的后半部分的轮廓线。


  5 .在内底样板上确定出分踵线的位置,以此线为中心,往两侧各取约 15 ?作二条平行线。前端截止围条起皱控制线处,并处理呈圆弧形,后端到包跟线处。在所围成的四边形内,没有皮面包裹,是装配勾心的部位,也为了便于套楦等工艺加工。


  二 围条与围盖起梗、起皱的设计


  包子鞋围条与围盖起梗的方法通常有二种,一是围盖滚边再对缝;二是围盖包缝围条。


  围条起皱的形成:因为围条与围盖是通过手工缝合的,在缝合之前,围盖和围条上打有相同数量的孔眼。如果围条长度大于围盖长度,并将这些大出的量,平均分配为每个孔眼之间的间距,使围条孔眼的间距大于围盖孔眼的间距,这样经过缝合后,每个孔眼之间就形成了均匀的皱折。


  (一)围条与围盖起梗的方法


  1 .对缝起梗


  为了外观清爽、整洁,通常将围盖滚边后,再与围条对缝,此时必然具有明显的梗子。为了使围条的毛茬不过分外露,在确定打眼的孔位时,使围盖眼位的边距稍稍大于围条眼位的边距。再加上围盖滚边使其边距进一步加大,所以,缝合后围条的毛茬势必有所隐藏。


  一般对缝时,围盖应放出加工余量 2 ~ 3 ?,围条放出加工余量 3.5 ~ 4.5 ?,显然,所放出的加工余量就是眼位的边距。


  2 .包缝起梗


  包缝起梗的加工方法是:用围盖包住围条的边沿,然后再以手工缝合。


  所以,围条应有一排孔眼。围盖应有二排孔眼。


  一般地,围条孔眼的边距设计为 2.5 ~ 3 ?;围盖第一排孔眼的边距设计为 1.5 ?。因此,围盖第二排孔眼的边距应该用下列公式计算:


  围盖第二排孔眼的边距 = 围盖第一排孔眼的边距 +2 ×围条眼位的边距 + 材料厚度 =1.5 ? +2 × 2.5 ~ 3 ? +2.5 ? =9 ~ 10 ?


  实际使用时,考虑起皱的影响、里子的厚度等因素,围盖包缝量还需要加大 2 ~ 3 ?。所以围条放出加工余量 2.5 ~ 3 ?时,围盖放出加工余量应为 9 ~ 10 ? +2 ~ 3 ?。


  (二)围条起皱的方法


  1 .确定围盖上的孔眼间距及数量


  ( 1 )从围盖前端中心点开始,间距 4 ?确定一个眼位,直到口门处起皱控制点。


  ( 2 )分别确定出内、外踝轮廓线上的孔眼数量。一般外踝孔眼数量比内踝多 1 ~ 2 个,围盖孔眼总数约 54 ~ 60 个,内、外踝各自的孔眼数量平均为 26 ~ 30 个。


  2 .确定围条上的孔眼间距及数量


  ( 1 )围条孔眼的间距应比围盖孔眼的间距增大 2 ?,经过缝合以后,增大的量就会形成皱褶,所以围条孔眼的间距应为 6 ?。


  ( 2 )围条上的孔眼数量应与围盖上的孔眼数量相同。而且外踝围条与外踝围盖孔眼数量严格对应;内踝围条与内踝围盖孔眼数量严格对应。


  ( 3 )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前面制作包底围条样板时,得到的围条增长量,计算出围条孔眼间距应比围盖孔眼间距增大的理论数据,但是,还需要结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围条孔眼间距比围盖大出的实际数据。一般情况下,所得到的数据与前面第一条的设计规律基本相同,如有误差,则应通过跷度的转移来做适当的调整,保证样板良好的符楦性能。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