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行业资迅 » 正文

晋江鞋企错判市场形势 无奈“杀鸡用牛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9   来源:晋江经济报   浏览次数:632
  近日,记者在走访晋江鞋企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的大流水设备生产线(即满编可容纳八九十个员工的生产线),使用小流水的生产配备模式生产(一般指只配备三四十个员工的短的生产线)。最初让晋江鞋业最为自豪的大流水,可在短期内批量生产大量产品的生产模式,为何被逐渐放弃使用?既然要使用小流水作业,为何又要使用大线的生产设备?“大生产线小流水”的模式对于鞋企而言,是否有“杀鸡用牛刀”之嫌?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一些使用这种生产模式的企业。

   现象:订单变化催生新模式

  今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鞋企开始使用大流水线配备小流水线的模式在生产,鸿兴沃登卡便是其中之一。今年下半年来,该公司开始大量使用“大线小流水”生产模式。对此,其鞋业中心总经理陈亮告诉记者,使用这种生产模式,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的新需求,特别是订单的变化。

  “原来,欧盟国家以及美线市场的消费习惯是一次性购买一个码数一盒的鞋,这一盒里通常是6双装。”陈亮称,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消费者与我们不同,由于经济发达,而我们出口的鞋子价格比较低廉,所以,他们买鞋是一样的款式一样的码数一次至少买6双,但现在,欧债危机让整个市场变得萧条,这些消费者也变得节俭了。

  “现在,一个盒子里只装2双了。”陈亮说,这些消费者不再一款买6双,他们要么只买一盒,要么也要求不同的款式,比如同样买6双,但是他们要买三盒,每盒的款式都不同。这就导致这些国外客商在下单时不再像从前,一下子一个订单就是几万双地下。比如,同样是10万双的订单,但是,现在却要求有三种甚至更多种的款式;此外,同样的款式,他们也更加谨慎,不会再一次性下10万双,可能变成是分批次下,一次下3万或者5万双。

  “现在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爱乐体育公司生产副总马万成对此表示,在大环境变化的趋势下,生产企业只有实现多元化、具有多种切换功能,能适应这种少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管理需求,才能够真正适应市场的趋势。据悉,爱乐体育目前所接订单也绝大部分是这种模式生产。

  原因:产能“大跃进”的后遗症

  那么,市场需求如此,使用小流水来应对这种少批量、多品种的订单需求亦无可厚非,为何许多鞋企却要使用“大线小流水”的作业模式呢?

  事实上,小批量的订单在其他行业早已出现,“小流水”生产线的出现正是为了配合小订单的。“只是,制鞋业这次出现生产方式变革的奇怪之处在于,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别人使用的通常是‘小线小流水’,而他们使用的却是‘大线小流水’。”博思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沈成英对于“大线小流水”现象的出现也觉得很意外。

  陈亮告诉记者,由于前两年体育用品市场虚假繁荣,使得大部分鞋企错估了今年的市场容量。“大家都习惯性地认为,去年订单多得接不完,做不完,只要有生产力就意味着赚钱的繁荣景象让整个制鞋业都十分振奋,所以,今年年初,许多制鞋业纷纷扩产。”陈亮表示,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鞋机设备生意火热得令人发疯,企业都在买设备,准备加大马力为今年的订单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谁知道,买了设备,扩了产后,到了下半年,许多企业发现,原来市场与自己预估的不一样。今年的订单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了,少得可怜,原来的生产线尚且填不满,更不要说新增的流水线了。有接订单的发现,今年的订单又与从前不同。怎么办呢?设备已经买了,只好“杀鸡用牛刀”,大线小流水来用了。

  “使用这种生产模式,并不会产生什么别的成本,但是却在无声地拷问企业的管理水平。”陈亮表示,所谓的大或者小流水线设备,在所有的功能配备上都是一样的,只是长度不同,当然成本也不同,所以,对于人员的配备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这样的模式会产生设备资源的浪费,并且降低了整条线的生产效率。

  应对:鞋企管理水平待提高

  从成本角度衡量,这种新模式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更多只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需求而做出的正常的生产系统改革的反应。“也是制鞋企业下半年在生产上的一个无奈调整吧。”陈亮表示。

  在沈成英看来,这种无奈应对背后,凸显的则是晋江鞋企在管理上的短板。

  “事实上,很多制鞋企业是不需要大线小流水这种尴尬的模式来操作的。”沈成英表示,这些大流水线设备只需要在一些小环节上略作改造,就可以变成小流水线来生产。

  “5万双一个订单的生产很容易,绝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但500万双100个订单,同样的产量需求,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却是一场可怕的拷问。”沈成英表示,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那么,无论是裁断、针车与成型线的配备,还是物料与生产环节的配套,或者生产计划的安排都将成为企业的噩梦,产生尾数难清、数据混乱、库存与市场所需对不上、生产环节与出货期对不上种种问题,这就会使得这些企业高管成为四处灭火的“消防员”,忙也就算了,还会状况不断,难以应付,最后只能退出竞争激烈的市场行列。

  在陈亮、马万成们眼中,少批量多品种生产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只不过,大部分企业虽然预测到了这种趋势,却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做好准备。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