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检 呈 阅 件
第一期
(总第76期)
莆田检验检疫局编 2014年1月10日
莆田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3年度质量状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3年,莆田辖区共出口鞋类货值约29.17亿美元,出口鞋类品种主要有运动鞋、皮鞋、布鞋、塑料鞋、胶鞋等。
二、出口数量、货值变动情况分析。虽然受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和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莆田鞋类货值继续保持增长,主要原因:一是欧美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出口欧美货值23.36亿美元,占莆田鞋出口总量的80.08%;二是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三是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原因造成出口单价提高。
三、贸易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分析。美国是莆田出口鞋类第一大市场,且保持高速增长;欧盟居第二,南美、日本、加拿大等国次之。以货值计,出口美国和欧盟鞋类货值共占出口总量的80.08%,出口市场扎堆美国、欧盟的态势依旧。其中出口美国货值19.37亿美元,占莆田鞋类总出口量的66.4%;出口欧盟货值3.99亿美元,占莆田鞋类总出口量的13.68%。
四是不合格项及原因分析。共检出不合格120.6万美元,不合格率0.041%。未检出有害化学物质不合格项目,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物理性能如耐磨、耐折、粘合。物理性能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原辅材料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增高,企业为控制成本使用了质量较差的原料、加大鞋底发泡倍数和TPR外底掺杂料较多导致耐折、耐磨等性能不合格;二是人民币升值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三是工人流动性大、熟练工人减少,培训工作未跟上,工人质量意识下降加班赶货,忽略了现场管理。
五是退货情况及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出口鞋类共退运4批,退运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加拿大企业采购的大底系客户指定厂家生产,企业对大底配件的使用性能了解不够,忽视对配件橡胶片的粘合强度指标测试,从而导致质量不合格退运。二是其他原因:因国外市场疲软,消费乏力,国外客户利用不对等的贸易地位,在货物进入消费国后客户以各种理由迫使生产企业以折扣货款处理,甚至迫使以退货处理,如进口国地区客户以鞋型偏瘦对出口休闲鞋产品提出鞋型更改无理要求。
六是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建议。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阴影笼罩下,“中国鞋城”莆田鞋类出口也同样遭遇“寒流”,遇到“订单减少、资金短缺、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四大难题。为了更好地帮扶辖区出口企业,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一是加大力度推进创建国家级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台鼓励出口一政策措施,降低企业费用,加快企业通关速度。二是利用充分利用示范区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三是利用示范区服务公共平台,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规避贸易风险能力。及时收集和发布国外对我国出口鞋类产品的最新技术法规要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帮助企业提高应对能力,有效规避出口风险,确保辖区产品平稳出口。四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鞋类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