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行业资迅 » 正文

女鞋之都——黄金埠头 年产值达182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9   来源:cfrd   浏览次数:503
               黄埠镇地处惠东县东南部沿海,西临考洲洋,南连红海湾,东北与海丰县相接,海岸线长44 .5公里,历来商贸发达,为货物集散之地,素有“黄金埠头”的美誉,故取名“黄埠”。目前制鞋业是黄埠镇的支柱产业,该镇有“中国女鞋之都”美称,现有鞋厂、鞋材配套厂、鞋料店3000多家,是广东省制鞋专业镇、惠州市中心镇、惠州市特大镇。

  神秘双音话 少有人会讲

  “黄埠、盐洲历史悠久,周朝以前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据黄埠镇委书记周木文等人介绍,因船只靠岸方便,码头常有汕头、广州、香港、汕尾等港口货船聚集,盐洲、吉隆、铁涌、海丰等地商贩亦到黄埠投圩摆市,历来是商贸发达。

  黄埠、盐洲与吉隆三个沿海乡镇紧邻相连,人们习惯称“黄、大、吉”,历史上这三个地区几分几合,直到2008年,黄埠、盐洲从吉隆镇析出后重新整合而设立黄埠镇至今。盐洲片区是内海考洲洋中的岛屿,盛产海盐,该岛总面积44.7平方公里,岛内有红树林300多亩,风光旖旎。

  行走于镇上的大街小巷,可发现不少各具特色的当地小吃,清代、民国时期遗留下的金带街,还保留着部分老房子和青石路。当地居民经常吃的砵仔粉里添加了虾仁等海鲜,可自己动手用一根竹签,将砵仔内的粉横竖划成四瓣,拌着香油、酱油、辣椒等,挑起串着吃。当地还有非常神秘的“双音话”。“这是一种海盗语言,由闽南话演变而来,但又与闽南话有很大区别。”据该镇南门口街一家中医馆老中医丘呈喜介绍,“双音话”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产生,当时农民生活极度穷困,部分农民为求生存沦为打家劫舍的劫匪,面临杀头的危险,为保险些,便采用一些外人所听不懂的话,开始时说一些关键词句,以后逐渐增多,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双音话”。

  丘呈喜还现场给大家演示了“双音话”。记者发现,所谓“双音话”,简单地说,就是每个字都讲两次,多发一次音,但后一次发音又与前一个不太相同。比如说“惠州”,本来发两个音,说“双音话”就说成“累惠溜州”,发四个音,再如,说“惠东”为“累惠聋珍”。说“双音话”的人逐渐减少。丘呈喜说,在他所在的黄埠镇群英社区,能说“双音话”的只剩下两个人。

  惠东鞋业发源地年产值达182亿

  从惠州市区驱车,经广惠转深汕高速,约1 .5小时可达黄埠镇。走进该镇,鞋厂、鞋革材料商铺,在马路两侧延绵近十公里,提醒着你已经来到中国的女鞋生产基地。

  “说起惠东乃至整个广东的制鞋业,就不得不提黄埠。”周木文自豪地称,惠东鞋业最早发源于黄埠镇。据其介绍,1981年,时值改革开放初期,被当地人称为惠东鞋业“祖师爷”的李炳好,带着造鞋技术从香港返回家乡黄埠,兴办了惠东第一家制鞋企业。李炳好在当地把一所1000平方米的四门小学旧课室变成厂房,并命名为四门鞋厂,第一批生产出上千对拖鞋和凉鞋,并顺利销往香港。随后数年间,四门鞋厂的厂长及部分普工在掌握制鞋流程和技术后,通过集资等方式纷纷出来开办自己的鞋厂。此后,看到机遇的黄埠人互相模仿,相邻的吉隆、稔山等镇也跟着一同发展鞋业,家庭作坊式鞋厂与日俱增。

  “当时鞋厂多为家庭式手工作坊,工人大多数是洗脚上岸的农民,学徒带学徒,亲戚带朋友,工艺简单。”惠州市远东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庆欢告诉记者,那时黄埠、吉隆一带的鞋厂如雨后春笋般一家接一家地涌现,从最初的家庭手工生产,到后来引进先进设备大规模地进行加工生产,从最开始的贴牌生产到自创品牌,借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内销和出口代工等全面铺开,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女鞋制造产业链条。

  截至去年,黄埠共有鞋厂、鞋材配套厂、鞋料店共3000余家,当年产鞋近6亿双,鞋业产值182亿多元。目前,该镇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惠州市知名商标21个,共申请了254项发明或专利。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