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行业资迅 » 正文

组图:东莞鞋厂等传统制造业主动谋变迸发新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4   浏览次数:463

“这两年东莞人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找出路’,其实我觉得跟你们说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意思。”在从东莞站驶往松山湖的出租车上,司机小吴开玩笑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比如说我,现在出租车生意不如以前了,我就赶紧找朋友一起合伙做点小买卖,这个道理连我都知道,那些开大奔的老板们会不懂吗?”

  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在东莞采访发现,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莞商的转型内在动力与日俱增,“寻找新兴投资渠道”“你最近有什么好项目介绍”成了不少莞商的招呼用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转型升级服务类企业在东莞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已然发展成颇有规模的企业。

  助莞人转观念

  “我刚来时,跟人家讲工业设计,人家跟我直摇头,现在我刚说出口,人家懂的比我还多,专业术语一套套的”。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从自己的角度见证了东莞企业的转变。

  2006年,东莞市政府和广东工业大学投资共建了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作为广东工业大学的教授,从学者转向经营,杨向东坦言刚开始很不适应,“别人觉得,你就给我几张纸,上面画点图案做点造型,凭什么要我这么多钱?”彼时,全球经济大环境尚好,厂家不缺单子,钱也很好赚,“但已经有一些人想要做新的尝试”。

  东莞星火机电设备集团当时找到杨向东,让设计院帮助设计其新项目SFJ-50静音箱发电机组,经过重新设计后,当年的国内外订单猛增5倍以上,为企业带来了1.8亿元的经济效益。随后,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找上门来,设计院帮其重新设计的橡胶检测设备,令该企业一举成为中国高铁的检测仪器供应商。

  此后,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成了东莞当地助力转型升级企业的典型。“人们开始对设计院有了新的看法,主动找上门来的也多了。”杨向东说。

  “政府和学术专家再怎么提倡转型升级,效果都不如市场这两年自身转变给东莞人带来的冲击大。”一名东莞创业者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莞有的大厂一下子就消失了,有的厂半年没有接到单,“老板们这才发现,原来不转型是要死的,市场的力量让他们‘刷’的一下都转过了这道弯。而且莞商务实,当他们发现做一件事确实是有利可图时,马上就会跟进,设计院就是一个好例子。”

  助莞商拓领域

  湖南张家界人陈新元,1995年到东莞一家鞋厂打工,从打工仔做到鞋材厂小老板,现在的他,主营着两份产业,除了鞋材制造,另一份是螺旋藻生物科技。“第一个产业,我大概用一成精力,剩下基本都在经营螺旋藻生意了。”陈新元说。

  做螺旋藻生意之前,陈新元曾做过标牌加工,还做过磁卡,但是都没能超过半年,“这些都不是我要找的项目,我想要技术含量高一点,能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随后经老乡介绍,他认识了暨南大学一位生物科技博士,最终决定进入这个行业。“而且松山湖给我们的条件也很好,松山湖有很多平台,无论是科技、包装还是生物科学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能找到对口的地方去咨询和合作。”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依靠旧资本,开拓新领域已经成为东莞企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之一。2009年,东莞知名房地产商欧阳忠放弃当时仍很红火的地产、纸业,砸进1.8亿元一头扎进碳化硅材料这一高科技领域,曾震惊东莞商界,而如今,欧阳忠已经开始享受到早年开拓结下的果实了。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中科院云计算中心等,都为想要转型升级的东莞企业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孵化了诸如东莞博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而事实上,这些平台本身也是企业,扎根东莞多年,他们逐渐脱离政府支持走向市场,通过服务转型升级来养活自己,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好事。”东莞市松山湖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助莞企建渠道

  对于大多数有转型升级意愿的莞企来说,开拓新领域固然好,但对资金要求高,风险也更大,更多拥有转型升级要求的企业选择的自救方法是——探索新渠道,而电商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选择。

  在东莞,淘宝的奇迹无时无刻不刺激着莞企们的神经。“我们这儿通过淘宝尝到甜头的商家不在少数,很多出口的东西,放到网上去都是抢手货!”东莞市清研联华集群注册托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建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我最近认识一家专门给欧洲出口高端陶瓷的厂商,东西做得非常精美,我想联合他们做电商,自己包装一个新品牌,看看能不能打开国内市场。”

  林建强的公司是松山湖最年轻的公司之一,仅仅“开张”两个月,已经有230家公司前来进行集群注册,其中,将近八成的注册公司是电商。这其中,大多数又是传统制造厂商。

  “我跟一些老板聊过,他们都拥有很棒的产品,但对电商还不是很了解,觉得只要把产品信息挂上网,就会有人过来买,‘营销’概念很薄弱。”林建强说,“我们把他们的公司托管过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课程,指导他们进行网络营销。”

  东莞市尚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服务于外贸升级的电商企业,成立三年多,已成为松山湖一个商业成功典型。30多岁的掌门人徐进认为,莞企借力电商转型还有一段距离:“与我们公司合作的工厂有300多家,但莞企并不多,而且很多还是传统制造企业的思路,搞跨境贸易电商,他们要尽快转变思路。”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