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浏览 | RSS订阅
 
会员登陆:     VIP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技术培训 » 职场培训 » 正文

“知道”然后还“做到” 背后用管理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3   来源:cfrd   浏览次数:989
      讯,做培训的朋友经常会调侃,从“知道”到“做到”是世间最远的距离。因为事实表明:通过培训知道之后学员却没有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障碍在意愿而非技巧

    问号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们帮一家客户做辅导技巧的培训,目标对象都是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培训的初衷是通过提升总监级别管理者的辅导技巧,以帮助下属成长,同时,在整个公司导入教练文化。在课前访谈时,我们却听到了下述质疑:

    我们都这么忙,哪有时间辅导下属?

    不直接指示而是通过辅导让下属去制定计划尝试,犯错了谁承担责任?影响了进度怎么办?

    通过辅导下属什么都会了,那我们自己干什么?

    不给明确的指示,下属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影响我的权威性怎么办?

    你看,大多数学员其实都知道,辅导技巧可能带来的好处,也有很多人之前做过员工辅导(在其他公司)。因此,如果培训后学员不去应用所学内容,最大的障碍在意愿而非技巧本身。

    造成没有意愿应用所学技巧的原因,经过分析后总结可整理为如下几类:

    1、没有必要。现在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变?现在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还要做什么“不必要”的辅导,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对我个人有什么价值看不出来。

    2、没有紧迫性。公司也许觉得后备人才培养很紧迫,辅导技巧很急需;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不一定都这么认为,近期各部门一定有很多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所以培训以及后备人才培养永远都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3、弊大于利。从短期看,辅导下属确实放慢了工作节奏,甚至出错概率提升,还要容忍下属犯错。很多技巧刚开始运用都有一定的风险,改变不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另外很多人认为培养自己的替补是很危险的事情,很多技能不希望下属掌握,更不会去主动辅导。

    4、自我设限。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个定位:我是什么样的人,什么事情应该是怎么做的,我/别人对于这个行为会有怎么样的反应等,我把这些定义为自我设限。因此,当新行为和自我设限有冲突时,自我的理性会告诉你自己,这不是我要做的事情,不应该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等等,告诉你不要去做这个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人”更适合做培训,因为他们的自我设限最小。

    背后用管理技巧

    没有重要性?没有紧迫性?有太多困难和麻烦?这些其实都可以通过管理方法来解决。

    我们在前述故事里的做法是:课前请公司的CEO来讲话,强调辅导技巧培训的重要性,同时HR负责人告知所有人,本次培训后公司要评选最佳教练,CEO会检查每个人的课后作业并亲自给最佳教练颁奖。结果呢?培训当天每个人都认真听讲,积极分享,热烈讨论,士气高昂。印象最深刻的是颁奖那天,有一个广州片区负责人,一大早就飞到上海做最后的汇报准备,并还在不断和老师沟通作业的细节,中午边吃快餐边抽空处理其他杂事,下午汇报结束后立刻赶赴机场回广州。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位总监就为了下午半天的汇报赶一次来回。出差很辛苦,我就询问她对本次培训课程和应用情况的评价,得到了如下反馈:

    所有高管的培训都该这样,老板都不知道,谁会重视。

    应用的事情不用担心,不仅是我,我下面的经理主管都在用!他们实践完后我也会检查、颁奖,和今天一模一样。他们再忙会比我忙,还比CEO忙?

    这次培训太棒了,如果两年前就做的话,中午我就不用赶时间需要吃外卖!一定要请老师喝咖啡去!

    这次没有获奖太可惜了,没想到有人比我还卖力,应该再多花点工夫;回头多收集点下面人的案例,争取团队能得个奖。

 
 
[ 文章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主办: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国家鞋类检验中心、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鞋业分中心、莆田市鞋业协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14